为何要改稻为桑背后牵涉丝绸之路

重庆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nvrenjkw.com/nxzx/5718.html

1、《大明王朝》:一场由国库亏空引发的“改稻为桑”国策,暴露了大明朝的政治弊病,也引出了丝绸的地位

嘉靖三十九年是一个多事之秋,倭寇在沿海地区肆虐,六千余人袭击了广东潮州等处,守卫的将士连夜向朝廷求救。

而在帝国的内部,同样是麻烦不断,陕西宁夏卫发生了地震、湖广竹溪县发生了地震、广东香山县新会县发生地震、北京附近发生饥荒……

一系列突发事件的爆发,对大明王朝的国库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在《大明王朝》这部神剧中出现了这样一句话,很符合当时的现状:“国库亏空到连北京各部衙的京官都已经好几个月没有发俸禄银子了。”

国库的财政紧张了,国家各方面的开支却还必须要跟上,皇室的排场也不能降低,那这钱怎么来呢?

《大明王朝》中虚构了这样一件事:

“严嵩向嘉靖提议道:‘皇上圣明。历来就是应天的丝绸也多靠浙江供应蚕丝,气候使然,浙江适合栽桑产蚕。内阁的意思,干脆让浙江现有的农田再拨一半改为桑田,一年便可多产蚕丝一千万两以上,也就是说可以多产丝绸二十万匹。’”

严嵩所讲的改稻为桑之策,引发了后来的一系列事件,他也将问题的焦点成功引向了利用丝绸来补充国库上。

丝绸这两个字,我们并不陌生,它是丝绸之路上最亮眼的明星,自张骞通西域以来,每年都有大量来自古罗马、阿拉伯半岛、非洲、东南亚、印度的商人到中国购买丝绸、瓷器和茶叶。

在古罗马帝国,丝绸是以黄金为货币购买的高档奢侈品,每1磅丝绸售价高达12两黄金,当然,这个价格是经过层层中间商抬价之后的售价,它在中国的卖价并没有这么夸张。

值得一提的是,罗马的元老院、君王都曾多次下令禁止穿丝绸织的衣服,但“真香”定律饶过谁?

很多古罗马皇帝自己都是丝绸的铁杆粉丝,这条禁令的执行力度,便显得并不是那么彻底。

当时有些外国商人为了将织造丝绸的技术传回本国,甚至千方百计收集桑蚕,运送到本国养殖。

对于外国的富商、贵族而言,能够穿上“丝绸之国”中国的丝绸衣举办宴会,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情,既展示了自己的财富,又向宾客传达了自己的艺术品位,美滋滋。

在明代,丝绸技术的发展形成的影响力,还体现在促生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当时的苏州、杭州都是丝织业相当繁荣的城市,有些商人雇佣了大量的妇女专门从事丝绸编织工作,这种规模化的雇佣关系,区别于传统的家庭手工业,更加适应经济发展对生产力进步的需求。

嘉兴王江径有居民七千余户,他们便是典型的“改稻为桑”的例子,村民们家家户户都从事着丝绸织造的工作,来自全球各地的采购商便会定期上门收货、订货。

2、“丝绸”带动的三条丝绸之路

古代的丝绸之路有三条路径,一是北方的草原丝绸之路,二是西北的陆上丝绸之路,三是南方丝绸之路。

由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崛起后,它在控制住了几乎所有的伊斯兰国家的前提下,设立关卡,向来往于欧洲和亚洲的商人收取巨额过路费,这直接导致了陆上丝绸之路的衰弱。

为了寻找到新的通往中国的贸易通道,西方以葡萄牙、西班牙为首的国家掀起了“新航路运动”,明朝也曾开展过以宣扬国威为主要目的的“郑和下西洋”活动。

南方丝绸之路又细分为以四川为起点,经贵州、云南到缅甸、印度地区的西南丝绸之路,以及以广州为起点到日本、东南亚、南亚、欧洲、非洲、美洲的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起源于秦汉时期,兴盛于唐宋时期,在早期的丝绸贸易中,丝绸承担的角色更偏向于中原王朝对邻邦“属国的赏赐”,这种贸易体系又被称作“朝贡贸易”。

唐宋时期民间商业繁荣起来,私人贸易在丝绸之路上占据了主要位置,当时交易用的丝绸主要是“齐纹”、“楚练”(楚地产的白绢)和“蜀锦”三种,其中蜀锦产量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有“蜀锦冠天下”的盛名。

用一句话来概括当时丝绸对邻邦国家的吸引力的话,南诏国曾提出过这样一条要求:“战争中俘虏的唐朝士兵,允许唐朝以30匹布为代价换取一个士兵。”

为了更便于管理对外贸易,唐宋元明四朝都在沿海地区的广州和泉州等地设立了市舶司,市舶司负责海外贸易,签发商人出海入境公验、公凭,检查船只,抽分抽税。

在广州还有专门供外商暂时居住的场所,叫做“蕃坊”,居住在这的外商还要从人群中推选出一个“蕃长”,负责管理大家。

明清时期,由于倭寇侵扰沿海地区,绝大多数时期,统治者都推行“海禁”政策:“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敢有私下诸藩互市者必置之重法”。(《明太祖实录》)

朝廷明令禁止出海,这使得那个时期,全球范围内的中国商品数量骤减,成为了稀缺商品,以至于偶尔朝廷临时开市,我们的丝绸、瓷器立马销售一空,价格也比往常高几倍。

庞大的市场,巨额的利润,这些驱使着商人在海禁时期铤而走险,他们承担着遇见海盗、倭寇的风险出海赚取利润。

清朝时期的海禁政策:“自今以后....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有将一切粮食货物等项与逆贼贸易者,....不论官民俱行奏闻正法,货物入官,....他方保甲通同容隐不行举,首皆论死。

到了康熙二十三年,清廷又开放对外贸易,并在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设立通商口岸,允许商人从这四个口岸出海。

乾隆二十三年,清朝又下令取消漳州、宁波、云台山通商口岸,只保留广州“一口通商”。

我们所熟知的广州十三行,便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当时十三行垄断了茶叶和丝绸的出口生意,每年赚取的利润真可谓富得流油。

但这种由十三行商垄断对外贸易的做法,并不利于市场的良性发展,当时的西方又正在开展工业革命,半封闭的清王朝错过了这次时代的变革,曾经辉煌无比的丝绸贸易也日渐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衰弱。

文/脑洞趣味历史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62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