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公益活动 http://m.39.net/news/a_5468617.html
年8月21日,农历七月十五日,是民间的重要节日——中元节。早晨女婿王百川开他的私车陪我回故乡张家窊给我的父母上了坟,本地不叫扫墓,而是称“上坟”。中午按照宣传部办公室主任李守文的安排,到金港宾馆和客人一起吃饭。县里要出一本画册,由《炎黄地理》画报编辑部负责人水伊承办。水伊我认识,年冬天,她们承办广灵专辑时,邀我写了一些稿子,并寄给我丰厚的稿酬。昨天李守文电话与我磋商拍照地点,我提议去拍清圆洞。清圆洞很远,雨季的山路肯定很难走。所以饭后我们没休息,由我当向导,立即上车赶路。车子由她们的图片总监王牧驾驶,王牧还是这次行动的摄影师,水伊和她的同伴张静女士加上我,这一共就我们4个人了。
清圆洞我是第二次来,我在年2月18日来过,有一定了解。后来又看到刘祖福、任凤舞等做的一些拓片照片,加上我办《广灵文学》杂志时编发过北岳庄村老农民亢手甜先生关于清圆洞九明佛赵功名的传说,对清圆洞的来龙去脉基本掌握。这里最初是一处道教修仙圣地,其发端至少可以追溯到明隆庆二年()以前。
嘉靖年间,据当时任勋阳府竹溪县知县的白汝清所撰《广灵县凤凰山黑云洞奉建玉皇大帝游殿碑文记》记叙,一位姓武的介山羽士希望他在这儿建造王阁,也就是玉皇大帝游殿。武羽士“盘餐生食,足跣水地”,白汝清赞赏其很吃苦的节操,于是便给运来一批木料,又给了资金,请来匠人,由武羽士经营动工兴建。结果搞了半年,因武羽士落魄,工程停了下来。“羽士”就是修仙的道士,关于他的详细情况已经无法知道。
又过了几年,到万历二年(),又有一位叫贾琳的老人出资数百金,终于将玉皇大帝游殿建成。万历七年(),白汝清撰写的石碑刻成树立。这通石碑在经过年的风风雨雨,仍然存在,剥落也不很严重,实在难得。
白汝清应是县城白家堡人,他们白氏洪武年间由太原石州(今离石)迁到南加斗村,后又迁居县城,在东关建起白家大院,叫“白家堡”。从第八世白汝瀹、白汝清等开始,葬在白家坟村附近。明代白家连续五代8人贡选出仕,声名鹊起。
碑文告诉我们,明代这儿的山叫凤凰山,洞府叫黑云洞。清代碑文则分别改叫黄岸山和清圆洞。从清代到民国多年中,清圆洞一直是明宗会的总堂之所在。据新修《阳高县志》推测,明宗会约出现于明万历年间,从白汝清撰文看,可能会更早,因为在黑云洞修仙的介山武羽士早在嘉靖年间已经不知几多年了,而他可能还不是第一位。当然,明宗会在阳高最晚出现或有可能于万历年间。
明宗会本质上是道教性质的,但融入了不少佛教成分,有“僧不僧,道不道,头戴四两破毡帽,常颂真经常奉颂,参禅打坐挚玄妙”之谓。历代住持清圆洞的,多为道人,修行成就高的也是道人。从清圆洞历代建筑看,属于道教范畴的的有玉皇阁、三官庙、五岳灵宫、五道庙、圣母堂、泰山宫、五龙宫、无生殿等;属于佛教范畴的有的大佛殿、三佛殿、观音殿或罗汉殿、韦陀殿、接引殿等;属于道、佛同奉的有阎王殿、五佛东岳西岳殿。还有九明如来祠堂、九明如来塔、李喜塔等是这里成佛成仙之人的供奉和安葬之所在。作为道教洞府之称,就叫“清圆洞”,横跨涧水之上的石拱桥,名叫“通灵桥”,俗称仙人桥或八仙桥,道教色彩浓郁;而作为佛教圣地则就先后叫“金船寺”和“正佛寺”。
在这里修成正果的先后有赵九明、郝明隆、李喜等。赵九明就是这里的九明如来,亦即亢手甜先生说的赵功名;传说会分身的道士郝明隆,后来在嶅峪村西建造了光明寺并住锡至去世,碑上说李喜就在这清圆洞“果正飞身上界”。我猜想民国十一年()去世的上麻黄沟双泉寺住持道士靳有成也可能和这里的明宗会有些渊源关系,靳有成的干尸至今尚存,他去世时额头和两鬓现白光。
总之,清圆洞的文化积淀比较厚重,但因地处县境边缘现在的知名度远不如圣泉寺和朝阳寺等。所以,我觉得有必要予以整理和宣传,进而使之成为一处值得光顾的旅游景区。
我们的车出了县城向北山驶去。初秋的田野非常美丽迷人,庄稼进入成熟期,丰收在望。可能由于我们是中午出行,一路上不说车影,连个人影也没见到,仅在北山海拔多米处的路边看见一只松鼠。王牧手腕上戴的是一只高程表,所以随时能知道所到之处的海拔高度。
过了板塔寺村,在废弃的煤矿附近,我和王牧都拿出相机拍下第一张照片。王牧的专业相机是几万元的,而我的家用机子虽说是儿子今年给新买的,但也才是元的,连人家的十分之一还远远不到,拍摄质量和效果肯定相形见拙。到了黑鱼洞村,我向村民打听去清圆洞的路况,得到的回答是能走,有个村民还叮嘱我从村南不要直接往东走,要左方向往北走。
▲黑鱼洞旧村废址从黑鱼洞村到清圆洞没有水泥路,据说县交通局曾要求把路基给搞好,由县里给铺成水泥路,结果路基搞得非常草率,铺路机没法干,这事儿就搁浅了。民间没办法筹到大笔善款修路,遗憾也就成为必然。幸好水伊的车是越野车,要是卧车可能不行。我和省社科院东林曾经来过一趟,因路太难走而中途折返。出了黑鱼洞村,车子只能在便道上低速颠簸着前行,因是下坡,还得踩着刹车。太难走处,我还得下车引导。到了黑鱼洞旧村遗址,我拍下几张残垣断壁照片,这些残墙全部是石砌的,非常古朴。真有点儿像拉丁美洲玛雅文化遗址的缩小版。我的脑海浮现出当年村民盖房子时的艰辛,石头需要一片一片地从山上开采,再一片一片运到一起,然后在斜坡上开始砌地基。这需要很多石料才能完成上面勉强够建房子的地基。石墙做得非常整齐精细,而且经历数百年风雨而不倒,无言地向我们展示着黑鱼洞先民的勤劳和智慧。这些石墙房子,有相当一部分是年5月13日被侵华日军血洗村子时烧毁的,当时还有村民有34口人被日军屠杀。黑鱼洞村民即使几十年前迁到新村,也还把这石头砌墙技艺带过去继承,新村大路边就有一段相同风格的石墙。
快到清圆洞时,我担心沟底下没有合适停车处,便让王牧把车停在半山上的一个小山湾,请两位女士下车,4人开始步行。下到沟底,目的地就到了。我不
▲清圆洞正在缓慢地进行着重建知道秋季这儿如此美丽,秋阳柔和,空气清爽,涧水淙淙,满山苍翠。沟南坡畔,重建的泰山庙、娘娘庙和罗汉殿在绿树丛中隐约可见,路旁一处很小的石墙垣里写着韦陀的位牌,前面的香炉里上着香。沟北悬崖下坡畔,原来那一排洞窟都看不见了,洞窟前都有了建筑。
一位僧人隔沟石墙上面远远望见我们,便几次向我们喊:“南面是观音殿!”他边说边下来,过了通灵桥,来到我们面前。初度通灵桥的传说是八仙中的吕洞宾和韩湘子,所以人们又叫“八仙桥”。他带我们进入殿里,我对新塑的佛像和罗汉不很感兴趣,就到外面徘徊,王牧则拍了一些镜头。僧人是阳高人,我和僧人聊了几句,他指着很高的悬崖洞窟说洞里有接引佛,九明佛的洞在山后看不见。我掏出10元钱上布施,他回身放到殿里的功德箱,然后带我们上到石墙上原来的洞窟前。
靠西边原来两间相通的住人洞和紧挨着的一个洞窟前盖起3间简陋土房,第三个洞窟的后壁包括不多一点彩塑悬山幸存下来,保持着原貌。一座小巧玲珑的殿宇模型镶嵌在悬山上方,里面空空如也。供桌上还没有正式的塑像,后壁上贴着一副很旧的佛教西方三圣像,再就是几个似乎无序摆放着几尊小佛像,还有香炉和供品。
第四个洞前盖起一座歇山式单间庙宇,洞里原来已经残损严重的塑像更加不堪目睹,中间的主神刚刚开始补休头部和上身,
据说是要塑成真武帝君。原来塑的是佛像,我上次来也没搞明白是哪位神佛,反正现在要改塑成手持宝剑的真武爷了。原来的塑像是赤足,现在足旁放了一双黑布鞋,大概意思是让佛穿上鞋变成神吧。真武就是玄武,二十八宿北方七宿中的虚、危两宿形似龟蛇,龟即玄,蛇即武,合称玄武,为北方之神。道教的玄武君则是传说古净乐国的太子,这净乐国到底在哪儿,现在还是个迷,虽有一些研究,但无定论。据说太子生而神猛,越东海来游,遇天神授以宝剑,入武当山修炼42年,白日飞升,威镇北方,号玄武君。北宋祥符年间,避讳改称真武,尊为“镇天真武灵应佑圣帝君”。真武帝君又称荡魔天尊,是广灵民间的重要保护神,所以真武庙较多,而且都要建在高阜,其功能是禳镇辟邪,降妖除魔,保护地方平安。如广灵城南关关楼供奉的就是真武帝君,冯庄东堡村为建造真武庙竟然专门筑起一座大约五、六米高的土台。传说真武爷一直披着发,几次下界整发都没成功。最后一次是转世为崇祯皇帝,结果梅山上吊而死,还是披发而归。佛右侧原有一尊侍者,现在面部已经剥落,我想也需要改塑成桃花女,左侧再添塑周公。桃花女和周公是儿媳与公公的关系,故事很长,一时半会儿说不完。
供桌前地上斜靠着的两尊披甲神像比上次见到时更加残破,不知从哪个洞里又移来3尊身首不全的残旧塑像立在左边的角落里,身上还蒙着红布披风,他们都将会被重新塑造。洞里还堆放着许多吃、用的杂乱东西,真武殿还兼着临时储
藏室的职能。
再往东原有的几个残破洞窟都已彻底挖掉,取而代之的是以石崖为后壁建起一座有爽廊的半歇山式殿宇,因为正脊贴着崖壁,外观上就没有了后半部分。有一位女善人进去取送东西,她告诉我这是新盖的千佛殿。我跟她进去,只见里面仅有一些施工器材,作为后壁的石崖高低不平,内部的修饰还没有开始。由于东西纵向很长,我没有弄明白这到底是面阔几间。
水伊在和正在忙碌着的五、六位女善人们聊着,她发现一只小猫咪,捉起来抱在怀里轻轻地抚摸着。女善人们热情地招呼我们吃饭,尽管我们一再说明是午饭后来的,最后还是经不住她们那份诚挚,每人接过一个油糕吃下。
一位女善人告诉我们,今天这里做道场,我没听清她说是哪位佛的生日,但我知道中元节的来历。在佛教中,农历七月十五日是盂兰盆节,据说这是佛界的盛大节日。有个故事:众佛在天上聚会,每人面前放一盆盂兰,规定谁的先开花,谁就去掌握下界众生,然后都闭目打坐。结果释迦牟尼发现弥勒的花开了,便暗使法术将弥勒的花盆移到自己跟前,将自己没开花的移到弥勒面前。弥勒假裝没发现,只是在释迦牟尼宣布自己的花开了后说了句你去掌握你的贼子贼孙吧。因为这件事使得尘世间便有了层出不穷的盗贼,而且无法根除。梵语盂兰是“倒悬”之意,和故事不沾边。在道教中,中元节就是三官庙中天官、地官、水官之一地官的生日。地官名为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虚大帝,隶属上清境,他由元洞混灵之气结成,主管五帝、五岳和诸地神仙。七月十五日来人间核戒罪福,为人赦罪。三官在道教里的地位仅次玉帝,所以也叫三官大帝,画像形象取样三国演义里的刘备、关羽和张飞,但都带冕旒。有说他们就是尧舜禹,而广灵民间则说他们是唐僧陈玄奘的三个弟弟。把他们的起源演化一起弄出来,得写一篇不小的文章,这里点到为止吧。在民间,有七月十五送面人的传说。元朝末年,人民反抗元朝统治,在那年七月十五日用面人将约定八月十五日同时起义的信息藏在里面。其次是今天需要上坟祭祖,按俗例上坟除摆供品烧香纸钱外,还需要拔一些庄稼放到坟头上祈福,我不忍心拔乡亲们即将成熟的庄稼,每次都省略了这个环节。
王牧频频按动快门,忙他的拍摄,我也拍下几个镜头。因为只有半天时间,我还想进一步了解清圆洞,想去看明万历年间的石碑和悬崖上的接引佛洞。一位女善人很愿意给我们带路。女善人们要和我们结缘,给我们每人一只做过供品的大桃子,我顾不上吃,就放入水伊挎着的布袋里。于是,她和一位僧人,还有一个来玩的北土岭村青年,和我们一起登山。开始一段不难走,是块石铺的石阶路,只是步步登高大家都气喘吁吁。走完石阶路,我们左
拐步入乱石丛中,看见石崖上有一个前部已经塌毁的石洞,后壁上有绛黄色涂过的迹象,石洞顶部被烟火熏得黑黑的。右侧石头上摆着一只盘子,里面的供品是两只苹果,旁边是一个小漆桶用作香炉,香即将燃尽,这应是几十分钟前上的,不知这是在供奉何方神圣。接着再走,就来到了我想要见到的石碑前。
石碑靠近石崖竖着,圆首饰以卷云纹中浮出日月,中间双钩刻“遊殿碑记”4字,下用“几”字纹隔开为碑文,周边仍饰以卷云纹。左上部有一斜裂,下部风化较重,好在缺字还不太多。这就是我一直想见到的《广灵县凤凰山黑云洞奉建玉皇大帝游殿碑文记》。从万历七年到现在长达年之久,劫波历尽,它仍坚强地屹立在这儿。我为能有幸看到它而倍感欣慰,它太珍贵了,我举起相机连拍几次,因为我想把碑文完整地拍下来,用以校勘县三晋文化研究会据拓片整理出的文本。我不愿意对别人的辛勤劳动成果评头品足说三道四,体验过抄碑、拓碑和点校艰辛的能有几人?我只希望自己能够做到更为严谨一点儿。由于我没有将石碑靠近地面部分清理一下,结果有几个字不能辨认。再加上剥落的几个字,使碑文显得不够完整,给标点阅读增添了一些难度。如果有机会再来一次,就可以再弄清几个字。不过,百分之百是不可能的,剥落的难以补救。
广灵县凤凰山黑云洞奉建
玉皇大帝游殿碑文记
湖广郧阳府竹溪县知县今致仕邑人:缨泉子白汝清撰文
本县儒学庠生:白珞书丹
窃谓至尊无对,天也。维皇天之至尊也,神之无对也。是故曰天三十三重□,维皇则王中天而宰斯三十三天也。上曰:“神,千真万圣焉!”维皇则宗玄穹而统御千真万圣之灵,以言玉宇,则□明□殿,五岳名山,其统属也,况微□山岳可得鄙耶?以言御署,则昊天金阙,诸洞名府,其司辖也,况区区洞域可得褻□?是或不然也,虽无为□□□有为于无为,福德祸淫,潜通於默默之中;虽不动而化昭,至动于不动。彰善痺恶,或□于□冥之际。不宁不巡也,如古昔天王之巡狩,使无巡宫,则龙舆凤輦之驺,从何所於驻跸?不宁不巡也,如曩夙上皇之行在,使无行宫,则霞锦霓绮之侍御,何所於至上?相彼艮隅,山名“凤凰”,其凰可以跨玉珮之玎玲;洞名“黑云”,其云可以驾金容之飘飖;是故游殿所由成也。昔汾之介山羽士武姓者,稽顙向余而言曰:“斯地可以建王阁,维石岩岩,厥洞邃密而□森耸,斯宜焉。所少者材木耳,我翁其成之!”其人盘餐生食,足跣水地。余嘉其苦节而乐从焉。遂运□□二株,大木二十,且予米粟日庾,以资匠作。匠氏终日营营,半就而武落魄,弗果。越数年,材木生螬,人皆為□惜,余亦恚之。□有居民琳叟贾姓者,素有善行者。不忍摧圯,輒捐家资数百金,鳩工聚材,伐石培基,藉洞□□楹者三。覆葺□□,绘象饰金,瓦石鲜明,雕画齐縝,庙貌严肃,一方壮观也。五岳名峦,诸洞名府,咸朝宗不暇,尚何屈耶?斯后也,□□以昏耄而励勤,张妻以炊爨而亲任;诸子大江、大海、大潮,襄赞乐成。经始於万历二年丙戍,落成於是年十月□巳。且虑面林,居民樵採,稟官示禁,以壮神威。维皇背倚洞石幽森,面对林藨蓊鬱。维皇斯登,观望斯崇,以宜威□。虫蝗蠲除以沛惠,则雨旸时若,五谷熟而民人育。是故维皇之锡也,是故贾叟之愿也。《传》曰:“□□不游,吾何以□!”余亦云云。因丐余為文,伻工勒石以纪岁月云。
文林郎知广灵县事:关中乔密
文林郎知广灵县事:关中吴过
钦依守备广灵城地方都指挥僉事:程万里
广灵县儒学教諭:韩国晏
训导:李品
典史:宋汝楠
白琰监生白珩
生员白琚白玲
木匠:成仲会刘氏男:成鹏张氏成鹍施氏成鹤段氏成鸹田氏蔺文强郝玘郝富郝有郝本堂
塑匠:孔纪薛宾孔尚
石匠:史太荣史太华马□□
泥匠:□□□
瓦匠:张登朝庞允中赵立民
妆画匠:武□武□王从王□□
峕大明万历七年岁次巳卯月己巳穀旦立。
碑阴还有文字,因为石碑与石崖太靠近,我没有办法很好地拍照。把相机伸进去盲拍了几次,只看清了碑首卷云纹中的“碑阴”2字和“黑土坪”一个村名。现在还不明白为何黑土坪村清代旧志无载,但这儿却明白无误地刻着,可作为该村已知的最早记载。游殿的痕迹一点也看不出来,多年的沧桑变化,使它完全沉没在历史长河之中。如果还遗存着点儿什么,需要通过考古发掘来获取,然而这远非我们此次短暂之行所能办得到。我们得先去寻觅接引佛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