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氏宗祠,位于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中峰镇甘家岭村,初建于清乾隆年间,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规模宏大,渊源流长,保存完整,令人叹为观止。
甘氏宗祠为砖木结构,四合院布局。主体建筑始建于乾隆十九年(公元年),扩建于乾隆五十年,东侧官厅为民国三年(公元年)修建。墙体由青砖平砌而成,单檐硬山灰瓦顶,前有檐廊。内部结构为前堂后室,均面阔五间,长21.2米,进深分别为6.8米、7.26米。堂内立柱为楠木,下部有石柱础,地面铺青石板。建筑面积共达多平方米,其中官厅约平方米。有一个天井、三楹厢房客厅。
甘宗祠的渊源,要追溯到清初波及鄂西北的一件重大历史事件——三藩之乱。吴三桂在云南起兵后,鄂西北的谷城总兵杨来嘉、郧阳副将洪福等人群起响应,一路攻城掠地,在占据襄阳和郧阳治下各县之后,又领兵向竹溪杀来。但在偏远的竹溪,一路势如破竹的叛军遭遇到以甘继芳为首的、甘氏家族为主力的地方民团武装的英勇顽强抵抗。但由于叛徒的出卖,老英雄甘继芳被叛军俘虏,不屈而死。这“精忠报国”四个字,就是对老英雄一生的概括。
平定三藩后,甘继芳的英勇悲壮事迹也广为人知,清政府顺应民意,为嘉奖其壮举于康熙年间建祠以纪念。图中为甘宗祠主建筑,其前堂正大门门楣上雕饰有十六个小人。据说,前堂后壁背面绘有一幅壁画,为乾隆年间所作,上书“奉先思孝”四字,在壁画上部左右两侧各有龙头牵引。可惜,我们未能亲眼目睹。
前堂正大门两侧有两个小石狮子,前爪按玲珑。石狮前有石鼓,鼓面雕饰关于忠孝吉祥的故事纹饰。
甘氏宗祠是鄂西北规模较大的民间宗祠建筑,其建筑、彩画、泥塑、石雕、砖雕、木雕做工精美、内涵丰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眼前这扇镂空石雕窗,就让我们惊叹于古人的技艺。
官厅及祠堂各门的正上方两侧,均有图片上所示柱状装饰,其表面用青花瓷片装饰。另外,外墙檐角下亦有壁画。屋顶、檐角多有动物雕刻装饰。
这是后期增修的官厅,我们看到外墙壁上有残存的标语,还有其它建筑搭建过的痕迹。据说,甘宗祠在六七十年代曾经改作办公室。八十年代,又改作学校。
我们绕到宗祠侧面,欣赏下这座雄伟的建筑。宗祠在年,由国家拨专款,历时9个月进行了全面保护性修缮。图片中的中间部分就为后期重修。
甘氏宗祠,其建筑严格按照清代朝廷颁布的《工部工程做法则例》的标准进行修造,规模宏大,布局合理,设计精密,属典型的清代官式建筑风格。专家考证后认为,甘氏宗祠古建筑在全省范围内独具特色,在全国的古代建筑中也同样具有较高的保护研究价值。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