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有话要说:很多有心向佛的读者朋友,看了《印光大师》和《虚云长老》的其中一个章节之后,就留言说要保佑什么什么的,其实这是你们内心的一种祝愿,这是好事。但是要想真正有福报,还需多多行善,尽可能的去帮助别人,并不是嘴巴上念几句南无阿弥陀佛,佛祖就会保佑你,心不善,不舍得去付出努力和劳动,自然就得不到福报。那些处在人生迷茫中的朋友,建议你们沉下心来,好好看完这两本书,看看这两个得道的高僧,是怎么做人处事的,相信你们对人生会有一个真正的领悟。需要布施收藏的,请私信我)
上一节说到印光大师被逼回家后,又偷偷溜走回到寺院,和师傅有了一通禅理对话。
印光明明听出师父的话中含有暗示之意,而师父偏不认同,遂道:“您是提醒弟子,我的大哥既然能到这里,必定还会来寻找?”说着扑通跪下,“师父,弟子在这里住不得了,弟子虔心出家礼佛,恳请师父指点迷津!”
道纯不由赞叹说:“你一点就透,果然颖悟非常,为师也愿意成全你。天下之大,何处不可藏身又何处不可修行?”
“师父说的是,只是弟子涉世不深,不知该到何处修行为好。”道纯想了想道:“老衲虽然空有把年纪,其实见识有限,好在我早年有幸拜光明法师为师,于佛法上才有小悟。”
印光道:“弟子也曾听说过光明法师,可谓如雷贯耳,只是不知是您的师父,弟子如能在他下面听教,实为三生之幸,不知师父能否玉成。”
道纯道:“光明大师如今在皖南徽州小南海,那里远隔万里,你大哥无论如何是找不到的。只是万水千山的沿途艰辛,不知你有没有决心?”
印光听了大喜,连忙给师父顶礼:“谢师父,弟子不惧千山万水,只怕家人来找!”他唯恐大哥会循迹而至,整个晚上不敢合眼,次日天麻麻亮,一听到山林里鸟儿叽叽喳喳,就慌忙起床,饭也顾不上吃了,背着包袱向师父师兄弟们辞行。
道纯原本认定印光是自己最理想的衣钵传人,心里万般难舍,又想到他此去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诸多辛苦,也不亚于当年玄奘西天取经,不知不觉流出眼泪来。他打开箱子,箱子里保存着他多年的积蓄,其实十分寒酸,也就几两碎银子,此外就是几贯铜钱,本是计算着给寺院僧众添补伙食的……这会见印光要走,有心给印光多资助一点,可又担心寺院其他徒弟说自己偏心,他两手发抖,拿起一块小银子又放下,放下了又重新拿起……忽然看到一个远方居士供养自己的一块洋钱来——听有人说抵得上一两银子,便咬咬牙拈在手里,走出去塞给印光,哽咽着说:
“印光师,此去万里关山,少不了沿途化缘风餐露宿,实在是困难重重。你身体孱弱,脸皮又薄,让为师难以放心哪。有一句话你好好记住了:俗家说‘四海之内皆兄弟’,我们佛家也有句‘天下僧人皆如来弟子’的话,到了那挨饿受冻的紧要处,他们必定会相帮于你的,你可要放得下面子相求,别亏待了自己才好啊。”
印光连连答应,给师父顶礼三拜,跟师兄弟们洒泪告别:“师父……保重!列位……师兄师弟,请你们原谅,印光……情非得已,并非……有始无终!”说罢,一步三回头,踉踉跄跄走下山去。
印光打定主意不去长安,径直朝南走。到了山南一个小镇,已是黄昏时候,回首翘望南天,巍峨的终南山完全隐蔽在浓重的白云之中,印光心里好一阵惆怅。此时,街道两边的饭馆飘出浓郁的香味,他才感觉出肚子里咕咕直叫,依稀记起自己只顾赶路,还没有吃过一餐饭呢——没有闻到饭菜的香味还好,一闻到那诱人的香气,肚子就叫得更加厉害,仿佛有几把看不见的小刀在不住地割着肚心一般难受。他的手下意识地伸进衣兜,摸着师父送给的一块洋钱,耳朵里忽然响起师父的声音:“此去万里关山……”刹时仿佛触着火炉里滚烫的煤炭,慌忙抽出手来,按住作痛的肚子。
“羊肉泡馍!正宗的长安羊肉泡馍哪!”一个沿街叫卖的小贩挑着担子擦身而过,浓郁的香气钻进鼻孔;另一边,紧接着又响起吆喝:“馒头馒头!地道的长安白面馒头哪!”
吆喝声此起彼伏,似乎肚子里也发出了响亮的吆喝。印光赶紧捂住耳朵,极力抵御那充满诱惑的吆喝,快步离开了店铺离开了叫卖的小贩。他本来也知道,长安方圆的市民都有好善乐施的传统,行脚僧人向馒头店化缘,那些老板多半会笑嘻嘻地端上来,然而,他从来没有出门化过缘,何况自己束发受教,一向牢记“廉者不受嗟来之食”,怎么能开口呢?
晕头晕脑在街道漫步,肚子里的吆喝停止,他忽然又想起师父的教诲:“天下僧人皆是如来弟子”,眼前忽然一亮,便沿路打听功夫不负有心人,总算找到一家简陋的小寺,正好老和尚还在昏黄的油灯下念经,他赶忙走进去,大着胆子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后学是终南山莲花洞寺院的,请老师父慈悲,赐给一点残饭剩菜充饥如何?”
而后,印光大师又简单地说了自己的经过。
那老和尚看出印光还是没有受戒的沙弥,果然动了出家人的慈悲心,当即给他拿出剩余饭菜,留他在寺院歇宿。看着他狼吞虎咽的模样,老和尚便诚挚地点化他说:“你是道纯和尚的徒弟,就应该知道,我们出家人,生来就是穿千家衣、吃四方饭的方外之人,不要为了面子亏了自己肚子。听你的意思,是要到徽州小南海去参学,那万水千山的路程,若是照你这般羞于开口化缘的模样,连长安都走不出,岂能到达小南海?”
印光恍然大悟,明白羞于化缘必将寸步难行,躬身谢过老和尚。第二天早晨,他匆匆起身告辞。老和尚让他吃了早饭再走,他说:“我感谢老师父指教,明白了化缘即是上化佛道,下化众生,终生受用不尽!后学从此别过了,老师父保重!”
老和尚呵呵大笑,赞叹道纯收了个悟性好的徒弟,跟他合掌告别。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印光一路坦然化缘。晓行夜宿往南走了三天,却见沿途的人户逐渐稀疏,路人脸上个个面黄肌瘦,一望而知日子艰难,不由得感慨万千。看看进入镇安县城地面,忽然想到沿途难免有荒无人烟的偏僻之处无从化缘,毅然拿出道纯师父赠送的一块洋钱兑换。那县城钱庄伙计从来没有见过洋钱,面有难色摆手说:“小师父,要是银子还好,银子我们看得出成色称得出重量,可这样的东西……也是钱?你还是……上别的地方去吧!”
印光正在为难,倒是一家首饰店老板觉得有趣,对着光泽吹响了放在耳边细听,看准了这是银子,有心沾他的便宜,狡黠地说:“谁也没见过这样的钱,只怕惹麻烦呢!看在你是个出家人的份上,我用它打成首饰。不过嘛,只能换八百铜钱,你不干就拉倒!”
“八百就八百!我就用这八百,走到小南海!”印光果断地答应了。
那些人听说他就用八百走到小南海,一个个哄然大笑:“这小和尚疯了!小南海万水千山的,八百钱能走得到?”
印光笑吟吟稽首:“敢问各位,当年玄奘法师去西天取经,身上带了多少钱?”
“这……”那些人目瞪口呆。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对着印光上下打量,夸赞说:“好志向!我看小师父器宇轩昂,必定成功而返!老朽跟你约定,一旦小师父自南海还,请你作一个全堂的水陆道场!”
光绪七年(公元年)秋天,21岁的印光离开镇安县,形单影只踏上了往小南海去的路途。一路之上,长年出门的好心人告诉他,到安徽路程万里,东面是崇山峻岭,最好先朝邻近的湖北走去,然后再沿途打听不迟。印光觉得深有道理,自是一路打听一路行走。
他一路上孤零零地,晴天看着太阳方向,阴雨天就沿途请教路径,饿了便向人化斋度日,天黑了就随地而卧。当然,他尽量打听沿途的大小寺院,恳求寺院的僧人提供方便。亲帮亲,邻帮邻,和尚帮的出家人,那些和尚尽管陌生,果然天下和尚一家亲,得知他竟然一个人前往南海参学,不禁生出几分敬重,给他提供食宿,还热情指点路径。
秋去冬来,呼呼寒风裹着大片的雪花扑面而来,再加上人生地不熟,印光一天还走不上三二十里。有一次走到陕西四川两省交界之地,恰巧碰上一个大户人家做法事放焰口,领头的和尚因为徒弟病了缺人手,让他去帮忙,还许诺给他五百文铜钱的酬劳,他连忙合掌说:“后学深谢师父关爱,无奈出家日浅只知念佛,没读过几篇经书,实在不敢滥竽充数!”那和尚听了呵呵大笑:“你这小和尚也太老实了!须知坐堂也好,行脚也罢,谁都是照本宣科尽人事,有什么滥竽充数的?”他再三推辞,那和尚嗟叹不已……过了几天,正是大雪封山的恶劣天气不能走了,印光就给村子里的农户写对联,甚至还帮着别人轧草喂牛马,以求一日温饱。
风雪稍停,他不敢迟延,仍然踏雪南下。眼看到了大年三十,他不便打搅别人,就走到一家寺院去挂单。寺院住持怜悯他孤单一人,便留他帮着抄写经文,提议说:“我们寺院也有上代祖师留下的许多经书,你何必舍近求远到小南海去呢?不如留下来,一样也是参佛修行。”
他连忙说:“我秉承师命前去小南海,实在不敢须臾忘怀,待新年过去,还当继续前往小南海参学,请老师父见谅!”
不知不觉过了三个月,已是光绪八年的春天二月,印光来到了湖北省竹溪县境内。此时已是春暖花开的时候,看到沿途的农民在地里开始了新的一年劳作,他不禁生出感慨来:此处远隔家乡数千里,想来大哥再也不能找到自己了……一年之计在于春,大哥可否也在忙碌?农民开始了新的计划,可是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到达小南海呢?
“小南海?我们只听说观音菩萨在南海,没听说过还有什么小南海!”那些农民只知道春种秋收,对南海北海的一个个摇头不知,反倒是一个老婆婆说:“我们竹溪有个莲化寺,我每年到那里去烧香拜佛,寺院里的和尚准能知道小南海,你去打听打听好了。”
在竹溪县,莲化寺算得大寺院了。印光抬头一看,只见一片苍翠的竹海掩映之中,分明露出翘角飞檐的青瓦。这莲化寺系龙象和尚于公元年在竹溪县蒋家堰镇小河口创建,后经明、清扩建,改名为“莲化禅林”。唐时莲花寺曾住有僧众百余人、建筑物三百多间。莲花寺寺院建筑选型美观雄伟,环境取材和培植艺术非凡,飞檐、斗拱、花格、彩绘壁画巧夺天工。莲花寺自唐建成便寺名远播,“云水高僧皆投入寺”,为鄂西北、陕南的佛教圣地。同时,该寺又地处鄂陕交界之地,也成为鄂陕两地交往大事的会商之处。同治元年,此寺被太平军烧毁,后由山谷和尚重建于瓦砾之场。重建后的寺院雄伟,超于旧建。游客、香客络绎不绝,甚为繁荣。
印光先入山门,然后拜见寺里知客师,请求指示前去小南海的路径,同时恳请结缘一身袈裟,以便一路换洗前去小南海。
那知客微微而笑说:“小师父志向可嘉,然而此去小南海,尙有千里之遥。恕我实言相告,本寺有规矩,出家人一年只能发给一身僧服,即便方丈也不能破例,实在是不能给你。你是外省还没受戒的沙弥,得禀报方丈大和尚许可,方能挂单,还望小师父海涵!”
印光心里沉思:此去小南海千里之遥,没有僧服换洗是万万不能的!自己当然知道寺院规矩,只有高僧大德才能得到寺院礼遇,自己是个没有受戒的沙弥,理当充任杂役才能换取挂单的待遇,当即稽首道谢:“后学理会的。后学在终南山莲花寺修行的时候,便铭记‘杨歧灯盏明千古,宝寿生姜辣万年’,我情愿在宝寺服役,恳请知客师慈悲收留!”(预知印光大师在这里能否有所奇遇,请看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