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肤病诚信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j/210507/8923448.html图片来自网络
典史孟述尧
孟正圣
一
八月未至,丹桂已香。乙未年,七月半节的第二天,三伯爱声,率女建华、侄正圣、正义与妻黄紫燕,一行五人,拜谒孟姓二世祖绍虞公,果点供奉,香表祭拜。
公墓位于县邑东水坪黄龙西沟大石门外不远处。我们访到本家兄弟的住处,把车停在院子,只见门前桂树成林,蓊蓊郁郁,米黄色的桂花挤挤挨挨地簇满枝头,香飘四野。我们缘房边小路走几十步,就到了二世祖的墓前。
墓前是一方平坦的青椒地,墓上几十杆茶杯粗的金竹,挺拔有节,茂盛苍翠。墓体隆起而修长,如鲤龙之背,浮出水面;尾部没入绵绵青山的苍莽之中。对面粉墙灰瓦之后,远山如黛。县古八景之“文笔晴岚”背倚其后。中间东沟、西沟两溪交汇,蜿蜒其中。河堤石栏,柳植两岸,风景如画。石门内外,常有游人往来,给宁静的乡村,增添不少生气。
二世祖绍虞公墓墓碑由三方长方形规则条石磊建而成,凿痕了了。因年代久远,墓碑文字残缺不全。可见文字,字体均遒劲有力。碑文正中刻有“(皇)清待赠孟公讳绍虞之(墓)。”等内容,由于年代久远,碑石风化,头尾两字均不可见。紧挨碑文正中右有一竖行文字为“口四世孙贡生学诗”,在“诗”之右为一“礼”字。其余文字多无法辨认,或模糊无迹。
二
“皇清待赠”是什么意思呢?皇清指清朝;待是等待、期待;赠是授赠或封赠。待赠相当于现在说的“追认”。“皇清待赠”这个词的意思是:等待官方的追赠。
二世祖墓碑的中榜姓氏之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字呢?
原来,竹溪孟姓始祖孟述尧,为浙江绍兴府山阴县西关人,清顺治六年(年),宦迁湖北郧阳府竹溪县,任典史。康熙十二年(年)春,康熙作出撤藩决定。吴三桂云南起兵发难,其他二藩随之反叛,南方乃至长江流域、西北各省,皆有藩王或将领响应。据《竹溪县志》记载,清康熙十三年(年),逆贼吴三桂余党上窜。在鄂西北,谷城总兵杨来嘉、郧阳副将洪福、竹山游击谢泗、竹溪游击洪源,趁乱起事,一路攻城掠地。杨来嘉、谢泗等,在占据房县、竹山后在又向竹溪杀来。因营兵外调,城无可守,典史孟述尧公同县令曹席珍、守备甘继芳扎兵中峰寨。
中峰寨背倚绝壁,从六月坚守到八月。当时,曹席珍手下有一个看门的曹二,因犯错被曹知县责罚。这个曹二私通叛贼,与叛军马蹶子密谋,卖后寨门。叛军在攻打前门时,曹二引马蹶子从后门入,杀进山寨,寨破。守备甘继芳战死。县令曹席珍乘乱逃亡。典史孟述尧殉节于小坝子彭宅后,遂葬于斯。千里奔走,为国捐躯,坎坷忧劳,无以言表。
乾隆十四年(年),叛乱即被平定。
孟述尧有两个儿子,长子孟绍虞、次子孟绍美。绍美孤身归浙江守祖,后事未祥。长子绍虞,逃亡到黄龙寨大石门西沟口。那时白云寺香火鼎盛,路上香客络绎不绝,游人如织。人流之中,有一个叫孟绍虞的青年来了,破衣烂衫,但眉宇间颇有几分清秀之气,他白天寻人雇工,晚上则露宿庙檐之下。有一天,他给姓汪的地主打短工,地主见他勤劳肯做,人又长得眉清目秀,气质不俗,不像是一般人家子弟,就问他的身世来历。白天人多,孟绍虞支吾不言,到晚上才据实以告。财主大喜,竟招为上门女婿。后生一子仲捷,于是孟绍虞为竹溪孟姓二世祖。
孟绍虞是我们流亡的祖先,当然也是忠义之后,按照现在的说法,当是烈士的后人。难怪其墓碑中榜上有“皇清待赠”的文字,这不仅表达了对祖先的崇敬之情,也有对皇清的期待之意。
三
孟仲捷一岁多的时候,孟绍虞就辞世了。三世祖童年失怙,自能操持家政,在西沟大石门成家。不数载经营,遂进膏腴之田数石。后择居水坪,广置田亩,兴建房院。大石门成为竹溪孟氏家族的发祥地。此后走出大石门的孟氏家族,出现了一个发展繁盛期。但大石门终是孟氏祖地。
三世祖择居水坪后,娶赵氏为妻。生三子,长子显宗、次子朝宗、三子永宗,俗称老三房。一时堂构为之律新,人文为之起色,英嗣俊发,家道丰裕。孟姓从此大兴。
大房显宗迁居汇湾腊玉河老鸦山一带,因山高水恶,受自然环境影响,人口逐渐减少,直至灭绝。二房朝宗、三房永宗大部分居住水坪、阎坝,这里是竹溪东乡之重镇,交通便利,经济富饶。所以人口兴旺,人才辈出。其田产达九十余石(一石合十七亩),贡生、秀才多人。
孟学诗,是二房朝宗第五子,很有学问,为竹溪孟姓五世,与其长子孟光典,都是清朝贡生。贡生,是科举时代,秀才中极为优秀者,升入京师国子监(太学)读书修业。据《竹溪县志》卷九《人物》记载,孟学诗为善于人,唯才是举。他当选贡生后,本县康家岭有位李姓童生,是个“外来户”,按规定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孟学诗,出面推荐,说此人很有才华,将来对溪邑必有贡献。当时主考官采纳了他的意见。结果果然高中,后来做了大清皇帝的老师。身为朝廷命官,回乡省亲,专程登门拜访孟学诗,并提出愿意带孟姓子孙一人进京做事,被孟学诗婉言谢绝。其为国举才,清风亮节,为邑人称赞,故载《人物》志,彪炳后人。我们当奉先思孝,努力学习,为国尽力。
四
据《孟氏墨谱》记载,孟学诗,是清·嘉庆年间的人。那么黄龙大石门二世祖的墓,当是清·嘉靖年间重修立碑的了。因为墓碑中榜之右赫然有“世孙贡生学诗”字样。其右有一“礼”字,查家谱,可以推断,二世祖的墓葬,当是孟姓学礼、学诗二位贤达,倡议并主持修建的。据相关志书可见,二世祖的墓葬应当有三百三十多年的历史,距嘉庆年间重修,亦有两百余年。
竹溪因移民而立县,故移民占竹溪人口比重特别大,九社占其八社。明代全县人口仅万余左右。到清未就达到11万之众。这么多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入籍竹溪后都能安身立命,各得其所。可见竹溪崇山峻岭的博大胸怀,及山林河流兼收并蓄的能力。
正因为竹溪是一个移民城市,所以人们就十分看重修谱问祖之事,这是历史的必然。用《孟姓宗谱》中“序”上的话说,就是“追远见民德之厚,仁民爱物,始于亲亲;木本水源,相承继继”。《中庸》说:序昭序穆,《尧典》曰:以亲九族。
二世祖的墓,有悠久的历史。它不仅承载了家族传奇,还包含着竹溪历史社会的刀光剑影,更是竹溪移民文化的一个经典的缩影。
注:此文录入《竹溪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