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年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发出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伟大号召。一年来,党的二十大精神飞越大江南北,传遍祖国大地。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全市上下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紧扣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十堰篇章。《十堰新闻联播》推出系列报道“二十大精神在山乡·村说”,将镜头聚焦十堰乡村,探寻一年来各地在乡村振兴上发生的新变化,感受美丽乡村建设的新面貌。
07:14竹溪县水坪镇向家汇村地处秦巴山腹地,群山环抱,相对闭塞的自然条件,造就了当地“世外桃源”般的生态环境,如何才能真正靠山吃山,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村里在守旧与创新上做起了文章,打造夯土特色文化小镇,以农旅融合带动村庄风貌改造和乡村振兴。
在铿锵的号子声中,竹溪县水坪镇向家汇村油磨坊景区的师傅们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今年初,有着二十多年老手艺的陈仕春,被请回了油磨坊,每月工资三、四千元。他告诉记者,他们齐声唱的是传承下来的号子,意思是一起使劲。
按照传统的八道工艺,芝麻在声声撞击中,沁出滴滴香油。村民陈仕春说,古法榨出来的油比机器榨出来的油更香更稠。
在向家汇村的夯土小镇景区,村民孙延凤正在制作花馍。
与陈仕春师傅一样,今年,有着传统制作花馍经验的孙延凤,被夯土小镇的酒店招聘为面点师。她表示,能在家门口做面点,每个月还能有两、三千元的工资,她很满足。
竹溪夯土小镇营销经理郭宁卫介绍,小镇优先招收当地员工,并按照他们的特长和能力为他们安排岗位,目前在小镇务工的村民已超过20人。
把有传统技艺的村民召回来,将地域传统文化融入到景区打造中,在县里的支持下,向家汇村以穿境而过的竹溪河为纽带,以桃花岛为核心,打造占全村三分之一面积,一共亩的夯土特色文化小镇。
记者在向家汇村夯土小镇景区看到,青石板、木栏栅、夯土墙,让人仿佛置身于古代的村落。近期,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商家们已早早开始店面装饰工作,为即将到来的元旦假期做准备。
山水作画,民俗着色,为了保留农村的特色,除了古法技艺展示,向家汇村的21栋夯土建筑也被保留下来,建成了原汁原味的夯土民宿。黄墙黑瓦之下,药膳馆、国医馆、蒸盆馆等特色场馆点缀其间,一个大型综合景区跃然而出。
竹溪夯土小镇营销经理郭宁卫表示,目前景区共有32栋建筑,占向家汇村面积的三分之一,分别有商业区、民宿区、游客中心,该小镇在年还获得了国家级“非遗小镇”称号。
结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人居环境改善和美丽乡村建设,今年,向家汇村还依托新修建的旅游公路、通村公路,沿途建起了生态步道、自行车道、休闲驿站、景观亭等,让山、水、岛、谷相得益彰。
郭宁卫表示,目前小镇日均最大接待游客量超3万人次,游客主要来自西安、武汉、襄阳、安康及十堰各县(市、区)等地,该景区也是当地人周末、节假日出游首选地。
年底,返乡创业的村民邹卫明看中了小镇的旅游商机,流转了村民的闲置土地,准备种植莲藕。他说,种藕有两大难点,一是水源难解决,二是旱田蓄水困难。
为了打消他的顾虑,村上积极帮他申请乡村振兴项目资金,还修建了水渠、水坝。
村民邹卫明介绍,他种植了40多亩藕地,今年采藕产出10万斤左右,售价2.5元/斤,能卖25万元。
随着夯土小镇景区的名气越来越大,许多外出谋生的村民也陆续回到村里。
村民彭良华表示,夯土小镇游客越来越多,她想在小镇将餐饮生意做下去,同时带动其他村民发家致富。
竹溪县水坪镇向家汇村党支部书记郭元贵表示,该村充分挖掘从村里走出去的成功人士,让他们回来带领村民发家致富,一是利用闲置土地发展有机莲藕和有机蔬菜;二是将山上的老茶园进行改造,同时在闲置土地上打造新茶园;三是在适合种水果的土地上种上脆李或蜜桃,让老百姓一年四季有钱赚,让当地村民家家有产业,人人有钱赚。
郭元贵表示,乡村振兴,根在传承,重在创新。传承古法技艺,展示夯土文化,向家汇村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探索,找到了打造“世外桃源”的金钥匙,他们将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以夯土小镇文旅产业为核心,建设特色民宿,培养乡村振兴带头人,激发更多村民返乡创业,力争把该村打造成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为广大村民带来更多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