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扁平疣的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119/8605173.html
文丨师利国
2月23日,我开车从十堰行程近二百公里,到竹溪县中峰镇甘家岭村。此行的目的,是参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甘氏宗祠”,这里已经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家风文化传承教育场所,也是中国传统古村落。
甘家岭村委书记甘期成和村主任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主动担任导游,由于他们的讲解,使我们更加详细地了解甘氏宗祠的来历,发展过程及后面发生的种种故事。村书记介绍说:我们村之所以能授予“传统村落”,得益于我们有一个甘氏宗祠。说明我们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等社会价值,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宝贵遗产。俗话说得好: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的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珍贵的物质资产,更重要的是留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甘家岭村也是“贡米”生产基地。这里土地肥沃,自唐朝以来这里的大米源源不断地送往皇宫。昨天下午,我来到这里,村落阳光明媚,山上白雪皑皑,在太阳的照射下,别有一番风情,似乎把人带到云南丽江之感。
甘家岭村地处鄂陕川渝交界的偏僻山区,山深林密,但保存完好的“甘氏宗祠”已经有年历史,有人形容这是一颗镶嵌在鄂西北的明珠。因为这里有一位大名鼎鼎的抗敌民族英雄甘继芳,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初“三藩之乱”。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本来投靠清廷,助其夺下天下的明朝降官。二十年后又与清朝分庭抗礼,康熙做出撤藩决定,吴三桂首先发乱。战争波及很多地方,竹溪也未幸免,数万人攻打竹溪,时任竹溪知县曹席珍认为“以邑无城,不可守”,就带着一批官民转移到城西三十公里,甘家岭村后山上的中峰寨上。为什么选择到这个地方?一是这里山寨险峻,二是这个村有一位英勇善战的老英雄甘继芳。早在明末动乱的时局下,甘继芳率领甘氏族亲为主力的团练乡勇,以中峰寨为堡垒,多次成功抵御叛军,匪患的侵犯。时年64岁的甘继芳,为求自保,联络乡民,自发组织乡勇,建立民团武装,在三面伏兵的危局中,背倚绝壁,坚守60日,叛军久功未果。后来由于叛徒出卖,活捉曹知县和甘继芳。叛军劝降,甘继芳不屈,叛军恼羞成怒,杀了甘继芳。
一座宗祠,一部史籍,一个宗族,无数传奇。甘继芳三代忠勇,英勇善战事迹广为流传。康熙亲自下令修建甘宗祠,乾隆十三年到十九年(公元一年)始建,光绪十四年到十五年(一)扩建,民国三年修建,年国家投资万修缮保护。规模宏大,布局合理,设计精密,属于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具有较高的保护研究价值。
回顾宗祠的历史背景,不能不说是一部传奇。甘继芳一介草民,已经64岁高龄,在家国危难之际挺身而出,英勇抗敌,宁死不屈,这种精神与岳飞十分相似,这是精忠报国的情怀。从中可以看出甘氏大家族的力量所在,彰显家风传承。好家风浓缩华夏子孙几千年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瑰宝,是涵养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核心价值观的微观体现,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家族风貌。弘扬良好家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衔接血脉的重要举措。家风不正的人,绝对不会有大公无私精忠报国的胸怀。
甘氏宗祠有一间无窗无亮光的房屋,不是甘氏后人是不明白其用意,其实这是特意修建的禁闭室,甘氏后人如果犯了错误,应受到相应的处罚。从中可以看出甘氏家风是十分严厉的。我们从宗祠内几个大门刻字对联看,大家也可以从中领悟甘氏家族正能量的传承。“多读书崇圣贤安邦治国,常行善践仁义树德齐家”,“常以忠廉安国事,也将仁义继家风”,“兰桂齐芳承祖德,椿萱并茂继家风”,“精忠德范儿孙继,慈孝家风世代芳”。虽然建祠在英雄甘继芳英勇就义后几十年,但也是归纳和浓缩甘氏宗族的家风。所以说,好的家风是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要世代传承和弘扬。
“甘氏宗祠”的保护也是经历了一波三折。几百年屡遭劫乱,宗祠内木柱腐蚀,外墙檐角壁画动物雕饰遭到不同程度破坏,甘氏后人根本无力进行修缮。年,一位专家发现这里的情况,觉得应该受到保护。不久,有个单位知悉此事,派专家现场考察,提出一个方案:既然你们甘氏后人无能力保护,可以整体搬迁到武汉,并出资二十万给甘家岭村。以当时的情况,祠堂再不抓紧时间维修,肯定会倒塌,将一文不值,如果卖给武汉,二十万元村里可以建一所学校。村委会召开会议,在权衡利弊的情况下,基本同意此方案。那个单位很快派人到现场进行丈量,记录各个房屋位置尺子,如何拆掉如果运走,武汉选址。搬运的工作紧锣密鼓地做着各项筹备。
“甘氏宗祠”要搬迁走的消息在甘家岭传开后,有甘家后人提出反对意见,并反映到县里,县领导认为虽然甘氏宗祠是甘家的祠堂,但历史悠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不能就这么拆除搬走了。经过一番努力,“甘氏宗祠”于年被批准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谈起此事,甘氏后人觉得有些后怕。如果当时没人阻止拆迁,后果不堪设想,也就不存在规模宏大的、上升为国家级文化遗产的“甘氏宗祠”,也就不会有甘家岭传统古村落之名,更重要的是丢掉了“信义传承,世德流芳,立德敦本,义堪垂裕,慷慨知方”的精神支柱。
.2.25十堰
☆作者简介:师利国,年出生,年入伍,年转业回湖北十堰。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编辑:易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