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手足癣医院专家 http://health.yealer.com/pfb/2021/2021-01-17/m/12588.html
新华网武汉1月27日电(刘桔、解德猛)在湖北脱贫攻坚战场上,土地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资源,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过程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易地搬迁让村民安居乐业、村庄整治刷新乡村颜值、盘活土地搞活一方经济……
长期沉睡的存量土地资源被成功转化,做优做大,成为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三农”问题的坚实基础,为贫困地区实现脱贫提供强大动力,生动诠释了湖北脱贫攻坚战的“土地经济学”。
恩施市白杨坪镇洞下槽村景色航拍。新华网发(洞下槽村供图)
做好土地加减法,农民安居乐业
土地,农业之本、农民之根。
在秦巴山区腹地,鄂、渝、陕三省交界的湖北竹溪县,因地处偏远,自古交通极为不便。住新房,安新家,一直是竹溪县水坪镇纪家山村村民明安林的心愿,年,这一梦寐以求的夙愿终于实现!
明安林今年49岁,是纪家山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过去因“房子破破烂烂,下山一次都困难”,有家不敢回,常年在外务工。
年,在当地政府的组织下,明安林从土坯旧房搬到了政府统一规划建设的明家湾易地安置点,靠安置点附近“桃花岛景点”旅游资源带来的客流优势,在自家门口做起了茶叶生意。
“我这茶叶好着呐,都是自己种的,卖三百块钱一斤。”年冬日的一天,刚刚成交一笔茶叶生意的明安林,心里美滋滋地。他说,迁入新居后,不仅住得舒服了,每年单靠卖茶叶就能有三、四万元的收入,日子越过越红火。
明安林的生活变迁,是许多易迁户走上小康路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年以来,纪家山村已建设完成4个安置点,组织搬迁了57户人。
在湖北全省,“十三五”时期,累计有31.84万户88.23万群众完成易地搬迁入住,累计建成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个。
在这场改变数十万人命运的“大迁徙”背后,湖北省积极做好土地加减法,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实施为易地扶贫搬迁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湖北省自然资源厅介绍,年3月,省自然资源厅印发《关于全力推进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主动发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作用,通过增减挂钩搬迁一批,助推脱贫攻坚。
根据意见,贫困村在确保安置用地、留足发展用地的基础上,可将节余建设用地指标进行交易,所得收益优先用于支持易地搬迁扶贫、整村推进、危房改造等。
为了实现“安居与乐业并重、搬迁与脱贫同步”,湖北省自然资源厅还规定:“扶贫搬迁要根据贫困地区当地资源特点和生产生活习惯,综合考虑新农村建设、生产耕作、产业布局、区位条件、地质环境条件等因素,统筹规划。”
在这项政策支持下,不少村庄腾退废弃不用的旧宅基地,拆除破烂垮塌的旧屋,通过节余建设用地指标交易收益,为村民盖起了新居、安上了新家。
一些地方还把促进村民创业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全省80%左右安置区建有扶贫车间或企业,为搬迁村民持续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把昔日一批又一批村民背井离乡的伤心之旅变成了脱贫致富的幸福之路。
仙桃毛嘴镇古堤村徽派风格农民新居。新华网发(刘桔摄)
优化土地存量,村庄变靓变美
在脱贫攻坚战场,村民在“蜕变”,村庄也在“蝶变”。
在鄂西北汉水之畔的襄阳宜城市,有一个“特殊”的村庄——曾洲村。
过去,曾洲村一度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村。污水横流、村景萧条、村容破败……当地村民自嘲说:“那个时候,不怕贼来,就怕客来。”
而今,昔日“脏乱差”,已变“绿富美”。
转折发生在年。这一年,在宜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及多个相关单位的支持下,曾洲村提档升级5.4公里村组道路、硬化改造1.8公里沟渠、整修了60多个水泥糊墙、改建多个户厕……一场治理村容村貌的攻坚战就此打响。
同时,为突出特色、避免“千村一面”,曾洲村强化规划引领,下了许多功夫。
村党支部书记杨华俊说:“当时,村里为保留村庄原貌,唤醒乡愁记忆,在整体布局上因地制宜、因势导利,将村庄划分形成生活空间、生产空间、生态空间三大空间。‘三生空间’相对独立,却又贯通。”
细节雕琢上,曾洲村也巧花心思。漫步曾洲,一堵由五十年代的土胚墙、六十年代的青砖墙、七十年代的红砖墙、八十年代的水泥砖墙、九十年代的黑瓦马头墙整合打造而成的“百年文化墙”,丰富了村庄人文底蕴,见证着村庄发展变迁……
如今,“多愁曾洲”变成了“多彩曾洲”。“这一切,科学规划是关键。有了乡村规划的指导,村里的土地实现精细化管理,生态也得以修复并实现有序发展。”杨华俊说。
湖北省自然资源厅介绍,年4月,湖北印发《关于加快编制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明确“把村庄规划编制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
在湖北省自然资源厅的指导和支持下,湖北全省有个村庄相继启动编制村庄规划。截至目前,已有个村庄完成了规划的编制。其中,曾洲村于年完成规划编制。
湖北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规划引领,把一些贫困村的存量土地进行优化,既改善了基础设施,又美化了村容村貌,还满足了农村文化、公用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释放了土地潜能,提高了综合利用效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得到了有效提升。
宜城市流水镇莺河村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打造特色景点。新华网发(刘桔摄)
做大土地增量,经济焕发活力
农村脱贫致富,离不开经济支撑。
在湖北农村地区,通过开展土地整治,进一步做大土地增量,不仅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经济也迎来了一次喷发。
在鄂西武陵山区,恩施市白杨坪镇洞下槽村是一个脱贫致富的样板村。
借力绿水青山、净土氧吧的天然优势,实现茶蔬果共生、文旅娱融合,一条农旅融合产业链在这里已加速形成:
发展茶叶亩,可采摘面积亩,年产鲜茶万公斤,建成有机茶生产基地多亩……在洞下槽村,万亩茶园沿着层叠的山峦蔓延开来。
与此同时,村里农家乐、民宿等个体工商户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一个“灯戏水乡”民俗品牌已迅速形成,一个以龙赶湖服务接待中心为核心的农旅融合产业链日趋完善……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焕发出蓬勃生机与活力。
“加速发展的背后,是土地整治打下的坚实基础。”村委会主任赵维珍告诉记者,“通过早期土地整治项目,完善了基础配套,改善了生产条件,推动了龙赶湖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村庄产业结构优化。”
近年来,在湖北脱贫攻坚战中,为发展特色农业、培育龙头企业,湖北省自然资源厅着眼农村经济发展实际,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独特优势和作用,积极开展土地项目整治,通过进一步做大土地增量,实施了一系列扶持措施。
年,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出台《关于开展土地整治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自建工作试点的通知》,陆续在全省范围组织开展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自建土地整治项目试点。
年,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出台《关于开展“以奖代补”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建设的通知》,明确将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自建工作纳入“以奖代补”土地整治项目管理范畴,并规定“以奖代补”项目完工后,按照决算批复的80%进行奖补。
年11月,湖北省又出台《关于推进全域国土综合整治的意见》,进一步指出要“强化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引领统筹推进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使湖北成为全国继浙江之后第二个正式部署全域国土综合整治的省份。
一系列的扶持措施,为贫困地区农业经济注入强大动力。据统计,年至年,湖北省自然资源厅累计下达37个贫困县土地整治扶贫项目个,项目资金50多亿元……其中,在鄂西武陵山区,年以来,恩施市累计申报实施土地整治项目20个,建设规模16.99万亩,吸引投资4.3亿元,惠及全市13个乡镇59个贫困村。
为保障贫困地区经济发展需求,湖北还对贫困地区实行宽松的土地利用计划政策,专项安排每个贫困县每年亩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年至年,全省累计批准37贫困县建设用地22.03万亩(含易迁用地4.82万亩),供应建设用地.5万亩,为贫困地区特色农业和产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湖北省自然资源厅表示,做好土地加减法,优化存量,做大增量,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为湖北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一份力量!
恩施市洞下槽村生产的茶叶。新华网发(洞下槽村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