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乡村治理是整个社会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治理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社会治理的效果。基层党组织面对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和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双重使命,应按照“涉及群众利益的大量决策和工作主要发生在基层、群众矛盾和纠纷也主要发生在基层的客观现实”的要求,搭建向群众延伸、向基层延伸的协商平台,丰富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制度化实践,将协商民主的触角延伸到人民群众家门口,真诚协商、真情代言、真实办事,老百姓才会真想倾诉、真话实说、真心信赖,协商民主才能商量的实、商量的真、商量的好,才能让一线协商在共同缔造乡村治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讲好百姓话,商量百姓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大量决策和工作,主要发生在基层。要按照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要求,大力发展基层协商民主,重点在基层群众中开展协商。”基层协商的实质是推进基层群众广泛参与基层事务,做到“有事好商量、遇事多商量、众人的事与众人商量”。
基层协商要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问题,凡是涉及乡村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社会秩序、土地征用、财务收支等与群众公共利益有关的事务,都要通过充分协商讨论作出决策,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由“干部说了算”向“大家商量办”转变,基层群众诉求由“遇事到处找”向“平台来商量”转变。竹溪县以“协商在一线”为抓手,以会场、广场、现场、场院的“民意恳谈会”方式,把协商平台搭建到群众家门口,切实做到“四个协商于民”:在实施党的强农惠民政策过程中协商于民,在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出台前协商于民,在涉及群众利益的政策措施实施时协商于民,在出现社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时协商于民。搭建一线“小平台”,推动基层“大协商”,把问题摆在桌面上,说群众听得懂的话,解群众心中的难事,话群众明白的道理,让一线协商更具体、很管用、接地气,有效避免“干部点了菜,群众不动筷”的问题。
党政搭台子,群众当主角
基层协商的要旨是牢牢把握协商民主真谛,把“有事好商量”贯穿于协商全过程、各方面,推动“协商在一线”民意恳谈会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进农家,解决“有地方让群众说话”“有人愿意听群众说话”“群众说的话也能管用”的问题。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利益关系和多样化的群众意愿诉求,应敏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4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