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手术需要多少钱 http://m.39.net/disease/a_5416226.html
文/杨正林编审/
秦楚刊号十万大军建设丹江口大坝
今天我们说:幸福生活是奋斗来的!打开历史,我们就能够清楚地看到,十堰人民是极具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光荣的革命传统,而且,这种精神和传统自古传到今。
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商朝末期,庸、彭部落助周武王伐商纣王,进行了有道伐无道的战争。
春秋时期《左传》载:鲁文公十年(公元前年)麇国的麇子拒绝了楚侵宋的活动。
北宋庆历三年(公元年)8月,陕西商县人张海等千余农民起义,鄂西北人民起而响应,起义军长驱南下,直抵襄阳、邓州、均州等地。
南宋绍兴六年(年)鄂西北人民为了抵抗金人的侵犯,组织了“保胜军”和“必胜军”,奋起保卫山河,保卫家乡。
农业学大寨
元至正十一年(年)刘福通起义,郧县人田端子响应反元,联合竹山义军攻占襄阳。次年正月,竹山人孟海马起义,率数千人攻克襄阳、潜江。二月,房州(本市房县)起义军攻占归州(今湖北秭归南)。
明成化元年(年),刘通、石龙在房县率领数十万农民起义,建立“德胜”政权。成化六年(年),石龙部将李原、王彪再次举旗起义。崇祯六年(年),张献忠、李自成等起军,由河南、陕西入郧境,在鄂西北、陕南、川东一带活动达十年之久。明末农民起义失败后,李自成余部万余人退至房县、竹山、竹溪、兴山和川东一带,坚持抗清斗争20余年。
清嘉庆元年(年)二月,房县白莲教首领韩士孝、白三儿领导农民起义,竹山人曹海扬响应。嘉庆二年(年)襄阳白莲教起义军首领王聪儿(女)、姚之富率10万义军入境,以郧阳山区为中心,转战川、鄂、陕,坚持斗争达9年半,打击清政府从16省征调的军队,打死一、二品大员20余人,副将以下军官余名,清政府耗白银2亿两。咸丰十一年(年)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派遣抚王陈得才、尊王赖文光、启王梁成富、佑王兰成春远征西北鄂豫陕,广招兵马。同治元年(年)11月30日太平军进攻郧阳府,同治三年,太平军在黄龙、小川等地击退乡勇的阻击,给清军以沉重打击。
年辛亥革命武昌首义之后,郧郡后队队官沈权等军官及士兵积极响应武昌起义,与巡防、团防接洽,以参事会名义邀请绅、商、学各界60余人集会,签字画押反正,使郧阳光复早于襄阳。辛亥革命首义元勋之一张振武是竹山人,武昌起义成功后,任军务部副部长,后被袁世凯阴谋杀害。张湾区黄龙滩王捷三,参加汉阳保卫战,扼守兵エ厂,后在敌人攻破古琴台时,仰天高呼:“民国万岁!”,壮烈牺牲。茅箭区磨盘沟人任岱青,辛亥革命时,创建《中华民国公报》,并担任主编,代表武汉军民到上海迎接中山先生回国。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后,任岱青又先后担任《震旦民报》和《中报》总编辑,积极参加反袁活动。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鄂西北人民前仆后继的顽强斗争,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革命斗争的壮丽篇章。建党初期,郧阳有20多名在外地读书的优秀青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年夏竹山人施洋在武汉加入中国共产党,与恽代英合办“互助社”,参加京汉铁路“二七”大罢工,后被军阀所害;房县人李明铨烈士参加北伐战争和“八一”南昌起义;郧县人原中央党校校长中顾委委员杨献珍等,他们都对鄂西北地区党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到年该地区党员发展到多人。部分地方建立了农民协会,开展了农民运动,有力地打击了封建统治的反动势力。自从我党开展武装斗争以来,工农红军和人民解放军在鄂西北这块土地上曾“九进八出”同国民党军队浴血奋战。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年5月贺龙率红三军进入武当山地区,创建了鄂西北根据地,于房县、均县(今丹江口市)成立了苏维埃政府,18个区和个乡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党员发展到余人。
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立了各种抗日救亡群众组织,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的广泛开展。
开山劈地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一面谈判,一面发动内战,首先对我中原军区发动全面进攻,我中原军区被迫作战略转移。年6月25日,李先念、郑位三、王震、王树声等率中原军区部队自宣化店向西作战略转移,部队分南北两路突破国民党军30万人的包围。北路突围部队在郧县南化和荆紫关两次战斗,痛击了国民党胡宗南的精锐部队第一军第一师,建立了鄂豫陕根据地。南路突围部队浴血奋战,转战千里,于年8月在房县上龛地区与先期到达的江汉军区部队会师,遵照中共中央“在敌后创建根据地”的电示,开创了鄂西北及周围地区20余县的大片根据地。鄂西北根据地设5个地委,即两竹地委,辖竹溪、竹山等县为第一地委;兴房保宜地委,辖房县、保康等县为第二地委;武当地委,辖均县、郧县等县,为第三地委;第四地委为荆当地委,后来又分武当地委南河以东地域,建第五地委,亦称南河地委。鄂豫陕根据地和鄂西北根据地在敌后坚持斗争一年多,牵制了数十万国民党军队,有力地支援了全国其他地区的解放战争。年夏,中国人民解放军陈赓兵团创建豫陕鄂解放区,是年底,解放了国民党第八专员公署所在地郧阳城,以后鄂豫陕根据地,分为豫西和陕南两个解放区,太岳兵团四纵队十二旅先后解放了鄂西北各县,建立了地方政权,开展了剿匪、反霸、减租减息、生产自救、支援前线等各项工作。在襄樊战役、淮海战役和西进解放汉中及剿匪等战斗中,鄂西北军民16万人次参加战斗,在建设解放区根据地、支援解放战争和剰灭残匪的斗争中牺牲了万余人。
鄂西北人民在解放全中国推翻蒋家王朝的民主革命时期作出了重要贡献。解放后房县、郧县、郧西县和丹江口市列为革命苏区。
建国后,原郧阳地区和原十堰市的农民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以极大的热情和无私的奉献支援国家经济建设。自年~年,国家先后兴建了丹江口水库、汉丹铁路、襄渝铁路、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广东风轮胎厂和黄龙滩水库等三线工程。鄂西北人民为此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奉献。仅丹江口、黄龙滩两大水电站的建设淹没了两座县城和沿江七大集镇,动迁移民31万人。两座水库建成后,淹没当家地30多万亩,山林27万亩,加上其后建设占地共计50余万亩,无偿奉献木材多万立方米。原郧阳地区和原十堰市农民平均每年有6至7万多劳力,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直接参加国家的三线工程建设,多时达10万人以上,让田让地、出劳投工,保证了这些国家重点项目的顺利建设。
十堰的变化,日新月异,今天已经被建设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幸福的今天和更加美好的未来永远都是奋斗来的!
请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5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