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家门口打洋工记新华网客户端

中科让您告别白癜风秀健康 http://m.39.net/pf/a_4651574.html

新华社武汉8月18日电题:贫困户家门口“打洋工”记

新华社记者李伟

“现在我们已经准备转入凉鞋季,样板打出来了,为下一季提前准备。”这段时间,杨克松忙着在广东东莞、湖北十堰市竹溪县之间来回跑,督促着排到9月份的49万双欧洲马靴订单准时完成,迎接“砸来”的40万双凉鞋新订单。

“80后”杨克松是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人,十几岁就到广东打工,一直在鞋业行当里闯荡,后来在东莞建立起自己的鞋厂。前年他回到老家开办了分厂,把车间建在了蒋家堰镇,带动周边贫困群众在家门口从事半成品鞋加工。

为啥要将分厂建到贫困山区,这笔账划算吗?

面对记者的疑问。杨克松告诉记者,这几年沿海地区工人用工不稳定,用工成本不断升高,而家乡正在鼓励返乡创业带动贫困户脱贫,前三年厂房租金,政府提供补贴,正好对冲了物流成本。“两年多时间,家乡的工人稳定了,技术熟练之后,劳动效率上来了,不靠政府补贴,我们也能活下来,今年已经开始盈利。”

如今,杨克松的景顺鞋材加工扶贫车间,有多人参与打工,多人稳定用工,其中贫困户有56人。为了培养员工的纪律意识、时间观念等素养,杨克松设立全勤奖等激励,每月进行评优,干得好的员工,最高一个月拿到元工资。

原来,刚回来办厂的第一年,杨克松也曾发现一些问题:天气热时,不少员工要带孩子出去玩;遇上天冷下雪、红白喜事,员工就不来,甚至不请假,遇上赶工期的订单,有时无法按时完成,这让杨克松感到苦恼。

为了提高劳动效率,杨克松从广东调来6名管理人员,对新来务工人员进行两个月培训,然后开始计件管理。记者采访时见到坐轮椅的贫困户甘金奎,他熟练地忙着给鞋帮钉钉,两年里他几乎没有迟到旷工,每月有元以上收入,去年已经脱贫。

“谁能想到欧美大品牌鞋,是在秦巴深山里做出来的,村里人在家门口‘打洋工’。”甘金奎笑着说。

杨克松告诉记者,扶贫车间容易做死,不少是因为质量不过关,然后失去了客户。为此,他投入多万元上马新设备,先从低端品牌订单做起,等工人熟练起来后,再接中高端订单。如今,他的鞋材加工扶贫车间,已经接欧美、日本等订单,为一线品牌代工。

“我们第一年接了20万双鞋子的订单,第二年的订单量就到了47万双,今年预计全年能达到近80万双的订单。”杨克松说,做鞋是夏天做冬季鞋、冬季做夏季鞋,一排就是半年的订单,订单不愁。

杨克松的景顺鞋材加工扶贫车间已经步入正轨,“现在我们这多号人已经是一个团队,为了父老乡亲们,我们肯定会努力走下去。”杨克松坚定地说。

责任编辑:邱丽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41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