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都是假的 https://www.sohu.com/a/110057289_119104
中共十堰市委五届十次全体会议于昨日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十堰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
《建议》为十堰未来发展擘画了一幅宏伟壮丽的蓝图,令人期待。
发展定位顺应新期待
十堰未来如何发展?《建议》提出定位:加快建设“现代新车城、绿色生态市”,努力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上走在前列,致力建成“两山”实践创新先行区、汉江生态经济带和“襄十随神”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现代汽车产业制造重地、文旅康养休闲胜地,美丽宜居公园城市、鄂豫陕渝毗邻地区中心城市,奋力“争当标兵、走在前列、开创新局”,谱写新时代十堰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开好局起好步。
市委书记张维国说,这一目标定位,全面准确体现了中央精神,紧密对标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提出的“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目标定位,对历届市委、市政府发展思路继承、完善和丰富,顺应了全市人民群众对新阶段发展的新期待、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
主要目标和实现路径
“十四五”时期,十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方向、主要目标和实现路径是什么?《建议》提出,未来五年,发展质效得到新提升,全市经济总量加快向亿元迈进,增长质量和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生态文明建设开创新局面;社会文明程度实现新提高;民生福祉跃上新高度;社会治理达到新水平。
围绕上述目标,《建议》提出“三个三”实现路径。即实施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产业升级“三大战略”,推动市场主体、县域经济、基础设施“三大突破”,实现营商环境、城市品质、人民生活质量“三大提升”。
全体与会人员在分组讨论《建议》时认为,“三个三”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相互促进。通过实施“三大战略”、推动“三大突破”、实现“三大提升”,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将全要素、全产业链、全地域有效链接,实现十堰“十四五”高质量发展。
区域发展布局“一核带动、两翼驱动、多点联动”
历届市委先后提出“一城两带”、“一核多支点”和“一心两翼三高地”等区域布局,有力促进了全市区域协调发展。但我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县域经济不强、新型城镇化滞后等仍然是制约我市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
奔着解决问题去,《建议》提出,构建“一核带动、两翼驱动、多点联动”区域发展布局。这是统筹考虑十堰发展总体优势、各县市区发展条件发展需要和全市重点产业布局作出的战略安排,是历届市委确立的区域发展定位、空间布局、产业体系在接续中的深化细化。
围绕建设鄂豫陕渝毗邻地区中心城市这“一核”,不断做大做强做优中心城区,增强城区综合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致力打造汽车“智造”中心、交通物流中心、商贸服务中心、科教人才中心、文化医疗中心,力争中心城区经济总量突破亿元。
推进汉江生态经济带、竹房城镇带建设提档升级,打造支撑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南北“两翼”。推动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坚持以生态为支撑、绿色为本色、文化为灵魂、旅游为引领,以丹江口、郧阳区、郧西县为重点,大力发展高端装备、新能源材料、清洁能源、绿色建材、水产品开发、生态文化旅游等产业,加快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建设国家战略水资源保障区,打造充满活力、蕴含潜力、富有魅力的产业带、文化带、旅游带。持续推进竹房城镇带建设,支持房县、竹山、竹溪依托特色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食品饮料、生物医药、轻工纺织等现代农业和特色产业,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努力探索具有山区特色的城乡协同和乡村振兴之路。
坚持点面支撑、全域发力、“多点联动”,支持各地立足发展实际和比较优势,因地制宜推动县域经济大突破,打造更多高质量发展增长点。力争到“十四五”末,全市县域经济GDP占全市比重达到55%以上,城镇化率达到6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
“十堰作为‘车城’,如果把区域发展布局比作打造一款动力足、性能好的‘车’的话。‘一核’是车之发动机,是核心引擎、动力之源,起牵引带动作用。‘两翼’是车两侧之轮,是重要承载,起驱动支撑作用。‘多点’是车之关键部件,是重要组成部分,起整体联动作用。只有这款车的每一个区域、每一个部件都紧密融合、深度协同、发挥作用,才能保障全车高效运转、行稳致远。”张维国对这一战略安排进行了生动精辟的解读。
构建“一主三大五新”现代产业体系
产业体系是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和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底盘。《建议》提出,未来五年,十堰着力构建以汽车产业为主导,以大旅游、大健康、大生态产业为重点,以数字经济、新型材料、智能装备、清洁能源、现代服务为支撑的“一主三大五新”现代产业体系,此举旨在发展壮大实体经济。
在汽车产业上,聚焦建设“现代新车城”目标,坚持“商乘并举、油电并重”,推动整车产品向数字化、绿色化、高端化、新能源化发展,加快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现代汽车产业制造重地。到年,汽车工业产值突破亿元。
在旅游产业上,做强大旅游产业,大力发展以生态旅游为核心、包含旅游诸要素和与旅游业相关联的产业集合。力争到年,大旅游产业成为全市的第二大支柱产业,产值实现翻番。
在健康产业上,大力发展以康养康体和生物产业为核心的健康产品生产、服务提供及信息传播等相关产业。
在大生态产业上,大力发展集资源有序利用、生态系统稳定、产品质量安全、综合经济高效为一体的新兴产业,增强经济增长的“含绿量”“含金量”。
在“五新”产业上,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完善支持政策,强化要素支撑,集中力量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新型材料、智能装备、清洁能源、现代服务产业。
构建综合交通枢纽
《建议》提出,落实交通强国战略,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提高十堰“东出西进、南通北达、内畅外联”流通能力,打造汉江生态经济带、鄂豫陕渝毗邻地区综合交通枢纽。
加快推动十西高铁建设,积极谋划安康—十堰—南阳高铁、三门峡(洛阳)—十堰—宜昌铁路建设,适时启动轨道交通和武当山旅游观光轻轨建设,谋划实施县县通铁路。加快推进十巫、十淅、房神、福银高速复线十堰段改扩建等项目建设,谋划实施江北高速、郧商高速、上镇高速建设,进一步完善织密高速路网。畅通水运航道,完善水运枢纽设施。持续推进国省道干线公路升级改造,抢抓“四好农村路”建设试点机遇,打通断头路、推进联网路,促进国省干道和农村公路达标提质。建设智慧交通体系,实现城区交通工具在枢纽站点零换乘。加密武当山机场航线,推进竹山、竹溪、丹江口通用机场建设,提升空港功能。推动邮政和快递设施与民航、铁路、公路枢纽同步规划建设,促进交邮协同发展。
把农村当景区建、当城区管
《建议》提出,把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美丽城乡。
按照集聚发展、农耕传承、特色保护、搬迁撤并的思路,把农村当景区建、当城区管,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抓好乡村风貌整体管控,保护传统村落、传承乡村文脉、凸显乡村风情、留住乡村记忆。坚持建管并重,提高农房建设质量,完善农村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提升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深入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实现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全覆盖。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建立乡村人才振兴的长效机制,选拔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推广“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服务模式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建议》提出,提升老年健康服务水平,大力发展普惠型和互助性养老,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激励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服务业,推广“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服务模式。
《建议》还提出,建设城市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争创示范性城乡老年友好型社区,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推动养老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培育生态旅居养老、大健康养老、智慧养老等新业态,不断提升养老服务供给;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
(记者徐正国)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3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