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日记一个90后驻村干部的心路历程

做好驻村扶贫工作,既是完成竹溪县农业农村局党组织的嘱托,也是满足自己的一个小小心愿,一个90后青年人扎根农村基层体验生活的朴素想法。两年的驻村时光,别样的四季春秋,就这样在田间地头、山坡河边间不经意溜走,村里的变化、村两委干部的认可,村民们的友善、淳朴、支持,给了我扎根基层,坚守坚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和信心。

汇湾镇堰丰村,是我们单位的帮扶村。第一次到村的那天刚雨过天晴,道路崎岖湿滑危险,时常可见路边滚落的石头,如果不是开车师傅技术好,我们很难顺利到村。到村后在刚新建完工的村委会里,望着这些实实在在、脸上洋溢着笑容的村“两委”干部,期待着脱贫致富的乡亲们,这些景象让我这个涉世不深的年轻人深受感触。那一天我正式成为了农业农村局驻堰丰村工作队其中的一员,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可以骄傲地告诉别人,自己也参与了精准扶贫这一影响深远的伟大实践。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看到全镇党员干部和村“两委”干部每天废寝忘食,早出晚归的连轴转工作状态时,我被他们一心为民的精神打动了。于是我也很快调整心态,既来之则安之,全身心投入到扶贫工作中,用真心扶真贫,用真情扶真困,努力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贡献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

每周走访贫困户是我必做的工作,为全面掌握熟悉村精准扶贫工作,我就和驻村工作队长滕善怀、村“两委”干部逐户逐人地对全村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了走访调查,全面开展“一有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问题排查,完善走访台账和驻村帮扶档案。我想只有了解村里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开展情况,知民情解民忧,才能全面提升脱贫攻坚服务能力。在走访中,我了解到贫困户李强因残致贫,还有一个大学未毕业的女儿,我在深感同情之余,自掏腰包给他拿了两百块钱,随后为他联系申请残补、残疾人辅助工具、办理低保等相关政策,又积极与驻村队长为他女儿及时申请办理了助学贷款、联系爱心企业为其捐赠了助学慰问金,在我们驻村干部与村干部的长期共同努力下,他的女儿顺利完成了学业。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今年10月从李强口中得知,他的女儿成为了一名教书育人的人民教师,为我县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今年年初,面对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我接到通知,及时返回工作岗位,始终坚守在抗疫执勤一线,走村串户测量体温、发放口罩、宣传疫情防控措施,摸排武汉返乡人员等重点人员信息,为打赢疫情阻击攻坚战付出了所有的力量。疫情稍微缓解后,我又积极帮助因受疫情影响未能及时外出就业的贫困户联系工作,全面排查易返贫的重点对象,督促强化产业、就业和兜底保障措施落实,竭尽全力打好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双赢战”。

驻村的日子是融合、是磨练、是助力我成长的推进器。村委会是农村最基层的组织,“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它要负责各项工作,大到村集体财产的分配利用,小到邻里纠纷的调解。因此,在村委会的工作也是观察了解农村社会的一个最好的窗口。我学会了村里的“土话”这样显得亲切,学会了唠家常,这样村民才把你当自己人,更学会了怎么样在纷繁的关系里最大限度地维护贫困群众的利益,学会了怎么样更好地帮助他们脱贫。村民是善良的、淳朴的,他们感激为他们做一点事的人。他们会在桃子成熟时,给你吃自家门前的桃,他们会给你自家散养的鸡下的蛋。他们看到你觉得地里的萝卜新鲜,会毫不吝啬地拔给你吃。我们90后年轻人不缺乏知识,但缺乏体验。我要感谢那些有着农民智慧的村干部,我更要感谢那些淳朴的村民,在这个有着绿水青山的村落里,教育温暖着我这个年轻人。

驻村扶贫两年来,我品尝着扶贫带来的“苦”与“乐”,更加体会到基层干部的不易。前路还很漫长,我始终会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摆在最面前,努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一名90后驻村扶贫干部该有的责任担当和使命!(作者:竹溪县农业农村局驻汇湾镇堰丰村第一书记夏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28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