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周年房县化龙堰镇美丽古镇

白癜风有治愈吗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yyq/131216/4308635.html

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华秋实。改革开放40年来,房县化龙堰镇党委、政府一直把乡村面貌改善、群众生活水平提高作为工作的中心点和落脚点,经过全镇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化龙堰镇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群众精神面貌和生活水平越来越好,该镇先后荣获年度省级“生态乡镇”和市级“文明乡镇”等荣誉称号。

经济发展实现大攀升

化龙堰镇一直把建设“工业强镇”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用真心、用政策、用服务吸引企业落户发展。改革开放40年来,从最初的规模以上企业为零发展到现在的规模以上企业4家(华新水泥、锦祥矿业有限公司、舒乐有限责任公司、广安有限责任公司),各类中小企业20余家。年,全镇工农业生产总值预计可达32.6亿元,同比增长8%;实现财政收入万元,同比增长60%;农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元,相比年的元净增元。

产业发展实现大突破

40年来,化龙堰镇一直把产业发展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按照“村村都有高效益产业,户户都有稳定增收项目,人人都有劳动所得”的产业发展思路,围绕打造有带动能力、能够长期稳定增收的优势产业目标,大力发展核桃、虎仗、油葵、糯稻、花椒等种植产业和生猪、黄牛等养殖产业,现有虎杖基地亩,糯稻基地亩、花椒基地亩、苗木基地亩;黄牛养殖基地2个存栏头、黑猪养殖基地2个存栏头、蔬菜种植基地2个共亩。其中,上营村骏丰蔬菜专业合作社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投资多万元新建余亩蔬菜基地,所产蔬菜直供北京,同时建设露天蔬菜基地亩,共带动贫困户59户人,通过土地流转、基地务工、入股分红的“三金”链接模式,带动贫困户户均年增收元以上。据该基地负责人雷臣俊介绍,仅年1至10月,已向在基地务工的农户发放务工费共计30余万元。目前,化龙堰镇已形成渭沟村-作峪村花椒产业基地,汪家河村-庄房村虎杖产业基地,上营村-化龙村-长望村蔬菜产业基地,高桥村-桃园村-高川村油葵产业基地四大产业片区。

基础设施实现大完善

化龙堰镇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改变村容村貌的重要抓手,同步推进水、电、路等重点配套设施建设。以建设“四好”农村路为标准,大力改善群众出行条件,上湾村建成全镇第一条2公里黑色化通村路,全镇最偏远的汪家河村竹园片区硬化路面6公里,结束了“晴天一身黑,雨天一身泥”的土路交通历史,全镇交通体系进一步完善、优化,极大改善了群众出行条件;大力推进安全饮水工程,新建水厂2座,其中庄房村自来水厂建成后可实现日供水2万立方米,除满足全镇人日常饮水外,还可覆盖周边乡镇,群众通自来水率可达到%;大力推进乡村“亮化”工程,李堰村、化龙村、古城村等11个村以及所有易地搬迁小区均安装了太阳能路灯,群众出行条件得到大大改善。

环境卫生实现大改善

坚持“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认真落实“水十条”,全面推行河长、河警长制,加强日常巡河、加大对乱排污企业整治处罚力度,切实保护水资源环境。按照“宜居、宜业、宜游”要求,对辖内的马栏河、马尾河河道垃圾每季度清理一次,累计在河道两旁种植风景树0余株,建成生态公共厕所座、垃圾分类中转站3处。

干部队伍实现大优化

事业成败,关键在人。化龙堰镇一直把干部队伍结构优化、素质提升作为强化基层组织堡垒的重点工作。用人敢革新,针对部分村存在的主职干部年龄过大、知识老化问题,镇党委、政府打破传统的人员选拔方式,不拘一格降人才,遍访每个村每一户,主动上门“求贤”,将一批政治素质高、学历高、能力强、群众信服的“80后”“90后”年轻干部选拔到村主职岗位上。据不完全统计,年至年完成全镇11个村党支部书记调整,调整比列达到68.8%,新招录后备干部余名,其中大专以上学历占比达34.6%,党的基层干部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素质进一步提高;教育常态化,组织干部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强化“四个意识”,将党风廉政教育工作抓在日常,强化“规矩意识”;加强对外学习交流,找差距、补短板,不定期组织干部到优秀县、乡学习;强化“争先进位意识”,通过一系列措施综合发力,补强干部的“精神之钙”;建章立制保长久,结合工作实际,研究出台《化龙堰镇干部工作手册》,明确各项制度、规矩、纪律,确保每位干部工作有方向、明纪律、知敬畏。

乡风文明实现大转变

“随份子过盛”以前是压在化龙堰镇人民身上的一大负担,据上湾村村民李兴涛介绍:“前几年,我们这儿随份子太吓人了,户均一年仅随份子都要花去元左右。”自年以来,化龙堰镇党委、政府大力开展人情新风倡导和人情歪风治理,各村成立红白理事会,倡导“婚事新办、喜事廉办、白事简办、小事不办”的新风,采取“每个村制定村规民约,户户签订人情新风承诺书。发现大操大办现象,部门联合执法制止、对拒不听从者惩戒”四项举措,有效遏制了人情歪风,引领了文明新风尚。

群众生活实现大提升

经过40年的改革发展,化龙堰镇群众已基本实现了吃、穿不愁,只要能做事、想做事,基本可以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已突破元大关,“水泥路通家门口,自来水户户有,家庭收入年年涨,村庄面貌换新颜,环境卫生真不错,青山绿水天天见,饭后相聚广场舞”已经成为群众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大幅提升,变化随处可见,面貌今非昔比,生活越来越好。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使命呼唤新作为。展望未来,化龙堰镇党委、政府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镇干部群众锐意进取,继续前行,以建成“美丽古镇化龙堰,秀美安康新农村”为目标,撸起袖子加油干,奋力开创新局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14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