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深化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

北京青春痘医院好 http://m.39.net/pf/a_8740651.html

  “通过点单,将服务前置,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反映问题、解决问题,这种零距离服务群众的方式,大家相当满意。”近日,说起“点单”服务,竹溪县城关镇西关社区党支部书记熊玉赞不绝口。社区实行“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干部接单”服务,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干群党群关系更加融洽,社区更加和谐。

  近年来,竹溪县坚持党建引领,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力量下沉,做优社区、做实小区、做细网格、做活楼栋、做强村组,加快构建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基层治理格局和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

  做到“四个坚持”

  统筹协调强推进

  坚持整体谋划。该县把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作为重点改革项目,按照重点提升和全面整顿相结合原则,制订“1+1+6”提升方案,分层次、分领域推进。在城区,健全完善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实现下沉社区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在农村,探索推行“支部引领、协会治村”模式,推动形成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民主协商、群团带动、社会参与机制。

  坚持建强组织。全面深化基层党建“整县提升”,先后撤并党支部2个,新成立支部3个,规范转接名党员组织关系。顺利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调整村党组织书记人,回引名能人及乡贤到村任职创业,进一步建强支部堡垒。持续深化“跨乡联建、联村并建、村社共建”模式,推动个结对帮联支部、2个友谊协作支部开展共建活动。

  坚持锤炼素质。稳步推进“党务讲堂”,按需求、分层次、点单式地对全县党务干部开展常态化培训,构建以县委党校为主阵地,教育、卫生系统分别建立示范讲堂,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广泛开展“党务讲堂”的工作格局。

  坚持压实责任。严格推行“”工作机制,坚持以问题清单、责任清单、项目清单“三单”明责,以动态访查、观摩比查、专项核查“三查”督责,以督办通报制、周清月结制、序位管理制“三制”问责,全面落实项目化推进、标准化操作、专业化督办、模块化考核、智慧化管理等“五化”举措,形成党建责任“链条”。

  聚焦短板弱项

  集中攻坚促提升

  突出均衡性,分类施策促提升。把建强组织作为深化社会治理的基础,持续开展村(社区)基层党组织治理能力强化提升行动,统筹推进机关事业单位、中小学校、国有企业等领域党组织提升工作。

  突出针对性,有的放矢促提升。及时调整不胜任村干部,推选14名致富能人进入村级班子,充实村后备干部87人。优化设置党组30个、村(社区)党支部7个,跨乡镇成立流动党支部5个。针对服务弱问题,引导15个乡镇、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承诺办理民生实事多件,累计化解各类信访矛盾个。

  突出基础性,着眼长远促提升。以优惠政策驱动盘活集体资源、资产、资金,全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不断提升乡村治理能力。

  突出激励性,强化保障促提升。建立健全村干部待遇稳步增长机制,村(社区)保障水平和干部待遇全面提升。

  推行“五联共建”

  整合资源激活力

  组织联建,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坚持“党建引领、共建共享”,成立4个社区“大党委”和1个城中村联合“大党委”,选优配强“1+2+N”基层社会治理队伍,及时解决社区建设中的问题。

  党员联管,提振基层组织力。严格落实“双报到、双报告”制度,建立健全“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干部接单”工作机制,推动党员下沉社区服务常态化、长效化。

  活动联办,凝聚干事向心力。充分发挥社区“大党委”统筹调度作用,广泛组织开展创先争优、志愿者服务等活动,累计为群众办理实事好事余件。

  资源联用,激发发展新活力。把“党建+邻里中心”建设作为破解基层社会治理难题的突破口,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目前,全县33个物业小区均成立党支部,6月底前可基本实现全县所有物业小区“党建+邻里中心”建设全覆盖。

  服务联做,强化治理保障力。不断健全完善“有困难找支部、要办事找干部”制度,扎实开展“认人、认亲、认事”“三认”活动,推动服务水平持续提高。

  深化“三治”融合

  创优载体增质效

  政策宣讲强化自治。积极探索“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文明创建+家规家训”系列实践活动,传承优良家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村民提高自治能力。县、乡、村三级干部开展“院坝微宣讲”“民意恳谈会”“书记说变化”多场次,收集意见建议条,解决民生实事件。

  警务覆盖强化法治。着眼增强广大群众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利用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设立综治中心、调解委员会、“一村一警”、群众说事室,开办“巡回法庭”、法律讲堂,开展“法治进乡村”宣讲活动,引导群众学法、守法、用法,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在全市率先推行“一村一警”建设,按照“七统一”标准,实现个村驻村辅警全覆盖。

  教育培训强化德治。着力提高党员群众素质,夯实村级治理基础,开办“乡村夜校”,通过思想微课堂、道德微课堂、情感微课堂、技能微课堂、信息微课堂等形式,进行集中式、多轮次培训,传递党的声音、宣讲党的方针政策,教育和引导党员群众崇德向善。(十堰日报特约记者郭军通讯员李唐广)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18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